日前,从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获悉,我院会计专业申报的“1+X”证书试点项目“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功获批。至此,学校共有3个“1+X”证书试点项目(另两个分别为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项目)。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2019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1+X”制度试点工作。简单而言,“1”是学历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本领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财信系积极关注并充分了解这一试点项目的申报要求和条件,并在学院领导和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落实前期工作。今年初以来,财信系多次与相关企业联系,并先后2次组织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1+X”证书的线上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试点项目申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为“1+X”证书制度的后续实施打好基础。
财信系负责人表示,会计专业将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为契机,将项目实施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以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导向,推动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过程,努力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会计专业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的首次成功探索,为其他专业开展内涵建设打开了思路,为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能力创造了条件。
供稿:教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