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部、处):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转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实效。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校级智慧课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申报数量以及类型
智慧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线上数字化资源、知识图谱能力图谱与人工智能技术三要素,构建AI课程助教、AI管理中心等组成的体系化、结构化、可视化的课程知识框架与学习空间。
本轮智慧课程立项不超过25门。其中,A类项目10门,由学校资助培育;B类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学院统筹教学建设经费资助培育。
二、申报范围和条件
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截止2025年9月30日至少经过2个学期或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鼓励受众面广需求量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申报。优先支持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核心课程。重点支持完成课程视频拍摄并且已经在省级以及全国性平台上线的慕课课程。
申报课程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1.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为人师表、师德高尚,近5年无教学事故,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任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有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持续更新。
3.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4.已获得校级数智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课程不参与本次申报。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建设内容
1.课程图谱建设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
(1)建设完整的知识图谱并上线运行。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匹配,包含教学资源、知识体系、问题体系、能力体系四个维度,重点建设知识体系和教学资源。
(2)课程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将知识图谱建设的成果进行呈现,其中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点画像、知识点简介、知识点结构。知识点数量原则在50-150个/门,应有明确的知识边界,不应盲目扩展脱离课程目标和内容。提供学生知识点学习画像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3)课程知识图谱基础应用。课程知识图谱提供包括知识图谱搜索、知识漫游、知识管理等基础应用;服务于教师进行智能备课、辅助教学设计;服务于管理者形成资源建设指南、指导学科建设;服务于科研,分析学科建设成果和竞争力。
(4)各课程已积累的视频资源、教材、虚拟仿真实验、测试等各类教学资料结构化、碎片化关联至每个知识点,促进各类资源的高效应用。
2.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运用
运用知识图谱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教学创新,采用AI赋能的师/生/机深度交互模式。课程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AI融入教学全过程,支撑课程教学全场景,包括AI知识库建设、AI智能体建设、AI指令建设、AI模型调优、各类AI工具应用等。
(二)结题要求
智慧课程建设应于2026年12月之前应用于本校课程,并形成知识图谱教学应用案例不少于3个,同时需录制3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45分钟)。
四、材料提交
申报项目负责人填写《绍兴文理学院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附件1)以及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学大纲等附件材料。学院审核申报材料后,填写《绍兴文理学院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于10月30日之前提交申报材料、《汇总表》电子版至maolyusx@163.com,《汇总表》纸质版一式一份交至行政楼西209室。
五、其他
1.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2.学校将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确定A类项目智慧课程建设合作单位,统一支付建设经费。
3.各二级学院要做好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及应用,对立项的教师提供必要支持。
联系人:毛苓颖 联系电话:88341831